企業名稱:河南鄭牛食品有限公司
聯系人:姜經理
電 話:15093090607
電話:0371-65861800、65861900
地區郵編:450008
電子郵件:1751412729@qq.com
營銷中心:鄭州市花園路115號3樓
廠區地址:鄭州市二七區馬寨產業集聚區先鋒路6號
近期隨著大部分地區食藥警察的正式上崗,食品添加劑的規范使用嚴查也進一步加強,違規生產使用,由以前的質監局罰款到現在食藥局起訴到法院,出現質的改變,日前,我公司應陜西、山東等地食藥局、食藥警察在查處豆制品生產企業違規使用添加劑和生產有毒有害食品案件進行了配合,其中有兩個比較典型的案例,分享給廣大食品生產加工的老板們,以他們為鑒,您使用的添加劑經得起檢查嗎?
案件一,西安某豆制品生產企業,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一案,客戶在去年12月份購買了我們公司的復配豆類制品增稠劑和復配豆類制品漂白劑100公斤,使用完畢后,使用我們公司的包裝,灌裝其他有毒有害添加劑生產豆制品,使用我們的證件和包裝應付檢查,年初被查處,其當地藥監局和鄭州藥監局突擊檢查我工廠,當場檢測所有成品和半成品,以及給這個客戶發貨時的留樣,均未見異常,明顯與用戶使用的粉末狀物體不符,該廠后來在鐵的事實面前承認了自己是非法添加。
案件二,山東某豆制品廠,事發于今年4月份,涉嫌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被山東食藥局起訴,因在其倉庫里發現本公司的豆類制品增稠劑(出現的問題是此客戶怕同行知道用賽爾福牌產品,私自去掉我們正規包裝),和其他廠家的復配增稠穩定劑和復配改良劑,需要我們配合調查,此案比較有代表性,相信不少豆制品廠家還在犯這樣簡單錯誤。
食藥警察檢查流程:首先是看企業的營業執照和生產許可證是否配套,檢查生產許可證產品名稱明細與我們出售的產品包裝名稱是否一致,確認無誤后,檢查你的發貨記錄表,看這個客戶是否在你們公司買過產品,通過客戶的要貨日期,在留樣室找出當日留樣記錄(留樣記錄上必須有客戶姓名 要貨日期),檢查當批產品的內檢報告,封存帶走。所幸,我公司平日記錄留樣制度完善,否則,要給用戶添不少麻煩,但是客戶使用的另外兩種添加劑,一個是某牌的復配豆制品改良劑但提供的證件是復配膨松劑,屬于超范圍使用,鋁箔袋上貼個字條,一個是某牌的復配增稠穩定劑(該公司有生產許可證,生產明細為方便專用增稠穩定劑,也屬于超范圍使用),檢驗結果表明,都不含違禁成分,就是這兩個產品 讓用戶走上了法庭,用戶表示當初購買時候,這兩個廠家都保證可以用在豆制品里面,現在,根據推銷業務員留下的地址,警察當天沒有找到某牌的復配膨松劑廠,而某牌的復配增稠穩定劑廠家沒有該客戶的購買記錄,該牌廠家說他們生產的是方便面增稠穩定劑,從沒讓客戶添加到豆制品里面,客戶怎么使用他們管不了,也就是說我是賣菜刀的,你買菜刀不去做菜而是去殺人,是你自己事,結果把責任全部推給豆制品廠,該豆制品廠啞口無言。
據食藥監局了解,目前這兩個案件都已經進入法律程序,罪行都是非法使用添加劑,這兩個豆制品廠家的涉案金額都是15-20萬元,根據新的食品安全法處罰標準,涉案金額1萬以上的,按一到五倍罰款,可算出其Z終判決罰金額都在15—100萬,且刑事判決坐牢三年以下。
相信不少食品加工企業也都知道了,以前選擇添加劑,只要是食品級的,從不考慮超范圍問題,添加后做出的產品檢測合格就用,這個觀念要改改啦,等查到您的時候,任何解釋都是沒用的,目前國家治理食品,和反腐一樣的高壓態勢,而且隨著互聯網信息的公開,食品企業違規舉報者的獎勵很誘人,大部分地區獎勵金額都達到了10萬元以上,且舉報方式也越來越完善,電話 短信 郵件等等,你能保證你使用違規的添加劑不被你的員工 朋友 你的競爭對手舉報?淄博剛被查的一個廠,聽說在一個偏僻的農村且工人都是老板從老家帶來的竟然被查,報道的還有在深山里違規生產被查,試想如果不是被知情人舉報,警察是很難找到的,這些都是前車之鑒呀!
以下是我為廣大豆制品廠選用食品添加劑的提出的幾點建議,請您參考:
一,免費試用型不靠譜,經常接到客戶電話說,哪哪廠家老板開車親自下來免費送樣品,哪哪廠老板經常來我們這里,哪哪廠家一送就是一袋增筋劑樣品。我想說,您這老板真的不咋地,老板都下去自己送貨跑市場了,沒有員工麼?怕是一個人的公司吧,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送你的添加劑正規麼?送你的添加劑好用麼?豆類制品廠不是小白鼠,送你那一袋增筋劑值多少錢?你一鍋豆子多少錢?如果生產的豆制品賣出去查到了不合格,損失算誰的呢?這些不規范的添加劑,一旦沾上,往往就是風險的開始,無論化驗合格與否。
二, 添加劑是不是屬于三無產品,包裝是否規范.有些是私自打印商標貼在街邊賣的非食品級的鋁箔袋或空白袋子上的,首先就不符合GB 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屬違法行為,出現問題時添加劑廠家往往推卸責任,除被罰款外,還要沒收產品,增添不必要的損失,。
二, 所用添加劑是否有生產許可證,是不是套用別的有證的廠家的證件,您可以在QS網按照包裝上的許可證號碼 搜索到廠家,不要打貼在包裝上的電話,如搜索不到,即為無證,找到聯系方式 打電話問問,他們是否生產了豆類制品添加劑,使用他們的添加劑出了問題找誰負責?
三, 所用添加劑是否屬于超范圍使用添加劑.例如:添加劑袋上只寫“復配改良劑”“膨松劑”或”復配增稠劑””復配抗氧化劑“等等,添加劑廠家口頭承諾是豆制品上使用的,真的出了事情被查,他們哪一個廠家都不會承認,吃虧的是豆類制品廠自己。銷售者要承擔連帶責任。解決方法,看生產許可證第二頁的明細,和產品包裝上的名稱是否一致,是否標注為豆類制品添加劑。超范圍使用添加劑在法律上是和使用化工添加劑一樣的處罰方法。
四,盡量用某一家的豆類制品添加劑,好檢測,好監督,好管理,僅看一家的證件和包裝是否一一對應即可;如果用幾個添加劑廠家的產品,出現問題不好辨別原因,短期內不好找到責任方,給企業帶來更多的風險,也就是別人生產不規范,你也要受牽連。
以前只要不是有意加硼砂吊白塊等違禁成分,質監局Z多也就是罰點款了事,而新的食品衛生法出臺及食藥局成立后,不僅這方面是犯罪,而且使用沒有包裝及資質不全的產品也算違法,在依法治國的大環境下,從法理上來說,僅靠罰款是不能解決犯罪問題的,違法生產可能需要民法和刑罰共同解決,食藥局把豆制品廠起訴到法院也就不足為怪啦。
食品廠在面對食藥局的例行檢查中,必須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自己沒問題,即使出現問題,也不是自己的事:如做好產品銷售記錄,保留原材料的進貨記錄,原材料三證,以前這些,可有可無,但現在這些東西可以救命,不能存在任何僥幸心理,如果自己產品檢測出問題,把這些記錄交上去可以大幅減輕自己的責任,因為法庭上是靠證據說話的??磥碣|量技術監督局與食品藥監管理局工作方式的變化是人治到法治的改變,前者人情有用,后者證據說話,這是個很大的變化,以后咱們這些食品生產負責人要跟著轉變觀念啦。
Z后,給有志從事食品添加劑同行一點建議,生產前一定要先取得合法證件和資質,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再開始生產,不要隨便拿個物質就給食品廠,這是對他人和自己的不負責的表現,非法生產一般很難長久,風光兩三年,辛苦賺點錢賠進去不說,自己也鋃鐺入獄,網上這類信息很多,產品信息還在網上,人找不到啦。其實每個人的名字和產品的品牌都是有信譽有價值的,一開始就違規生產,人的信譽必然下降,不會有什么前途的,相反,合法生產,可能開始比較難,但后期的路會越走越順的。
隨著食藥警察上崗,食藥局的成立,食品及添加劑的違法生產的案例會越來越少,食品安全的藍天一定會呈現在咱們的眼前的,我堅信!
Copyright (C) 2017 www.skillspark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河南鄭牛食品有限公司 備案號:豫ICP備18026163號-1 技術支持:華企祥云